书房里安静下来,只剩下纸张翻动的轻微沙沙声,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。
霍一坐在那里,没有离开,也没有再开口。
她看着对面垂眸审阅文件的叶正源,光线从侧面落在她脸上,勾勒出她挺直的鼻梁和紧抿的唇线。
她的侧影有一种雕塑般的冷峻美感。
霍一的心脏又开始那种熟悉的、缓慢而沉重的跳动。
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、属于叶正源的气息——冷冽的香水尾调,混合着书墨的清香,还有一种…难以形容的、只属于这个女人的、让人安心又令人心悸的味道。
她感到一种近乎贪婪的渴望,渴望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。
就这样,安静地待在她身边,看着她。
不需要言语,不需要触碰,只是共享这同一片空间,感受她的存在。
但同时,一种更深层的、黏腻而潮湿的焦躁感,也从心底最幽暗的角落丝丝缕缕地渗透出来。
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的心脏,越收越紧。
她渴望更多。
渴望靠近,渴望打破那该死的安全距离,渴望触碰那看起来冰冷实则可能温暖的肌肤,渴望确认某种东西…某种她无法定义、却强烈感觉到存在于她们之间无形拉锯中的东西。
她知道叶正源能感觉到她的目光。但她没有抬头,也没有任何表示。她只是专注地看着文件,仿佛那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。
这种沉默的纵容,这种无言的关注,这种看似给予却又始终隔着一层的姿态…几乎要让霍一发疯。
她就是被这种矛盾的情绪反复撕扯着。
一方面,她为能拥有这独一份的、不同于他人的例外而感到一种病态的慰藉;另一方面,她又无比清晰地意识到,这例外的边界是如此分明,牢不可破。
她有时会阴暗地揣测,叶正源是否乐见于此?
是否享受这种掌控一切,包括掌控她情绪起伏的感觉?
她是否早就看穿了一切,却选择默不作声,看着她挣扎,看着她痛苦,看着她像一只被无形线绳牵着的风筝,无论如何飞远,线头始终牢牢攥在她的手心?
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阵冰冷的刺痛,却又奇异地混合着一种灼热的兴奋。
不知过了多久,叶正源终于批阅完了那份文件,将其放到一旁。
她再次抬起头,看向霍一,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,忽然问道:晚上想吃什么?让厨房准备。
话题开启得突兀又自然。
霍一回过神来,压下心头翻涌的思绪,想了想说:清淡些就好。您决定吧。
嗯。叶正源站起身,那出去吧,这里坐着闷。
她绕过书桌,向门口走去。霍一也立刻站起来,跟在她身后半步的距离。
叶正源的身高在女性中不算特别高挑,但她的脊背总是挺得笔直,步伐沉稳而坚定,自带一种不容忽视的气场。
霍一看着她的背影,看着她盘得一丝不苟的发髻,看着衣物下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的弧度…
晚餐果然很清淡,几样精致的淮扬小菜,一道汤品。
她们坐在餐桌旁,安静地用餐。
席间只有偶尔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,以及几句关于菜色味道、或者无关痛痒的闲谈。
叶正源的用餐礼仪极其优雅,无声无息,带着一种刻入骨子里的规范感。
霍一发现自己又会不自觉地模仿她,放慢动作,让自己显得更…符合她的期望。
这种感觉很奇妙,仿佛无论她在外如何标榜自我,如何特立独行,回到这里,回到叶正源身边,她总会下意识地调整自己,向她靠拢。
最近有出去走走吗?总闷在家里写稿也不好。叶正源夹了一筷子菜,状似随意地问。
偶尔会和朋友喝个咖啡。霍一谨慎地回答。
她的朋友圈其实很简单,大多是与工作相关的,且她很少与人深交。
叶正源是知道这一点的。
嗯,适当社交是好的。
叶正源顿了顿,像是想起了什么,语气平淡地加了一句,前两天遇到文联的老李,还提起你,说年轻有为,就是太低调了。
霍一心里微微一紧。老李?是哪个老李?提起她?是随口一提,还是…别有深意?叶正源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提起某个人、某句话。
她抬起眼,看向叶正源。叶正源却只是垂着眼眸,慢条斯理地喝着汤,仿佛刚才真的只是一句随口的闲聊。
这种轻飘飘的、落不到实处的感觉,再次让霍一感到一阵无力。
她就像在解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谜题,每一个细微的线索都可能重要,也可能毫无意义。
只是不喜欢太热闹的场合。她最终这样回答,声音平静。
叶正源没有再说什么。
晚餐在一种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涌动的气氛中结束。
饭后,叶正源习惯性地要去散步半小时。霍一通常都会陪她。
秋天的夜晚来得早,此刻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。庭院里的灯亮了,勾勒出树木和山石的轮廓。空气比白天更凉,带着露水的湿润气息。
她们并肩走在鹅卵石小径上,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。谁都没有说话,只有脚步声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。
这种沉默并不尴尬,反而有一种奇怪的亲密感。仿佛所有的言语都是多余的,只需要这样安静地走着,共享这片夜色。
霍一的心渐渐平静下来。
那些混乱的、焦躁的情绪,似乎被这清凉的夜风吹散了些许。
她偷偷侧过脸,看着叶正源被灯光勾勒出的侧影。
她的面容在光影下显得有些模糊,少了白日的锐利,多了一丝柔和。
有那么一瞬间,霍一几乎要产生一种错觉,仿佛她们只是一对最寻常的母女,饭后悠闲地散步,享受着静谧的时光。
但很快,现实感又回来了。
她们之间横亘着太多无法言说的东西,那些隐秘的欲望,那些小心翼翼的试探,那些无法跨越的界限…像一层透明的屏障,将她们隔绝在两个看似接近、实则遥远的世界。
散步结束,回到屋内。叶正源看了看时间:不早了,你明天还有工作吧?要是回去晚,就让司机送你去你那边。
这是惯例的结束语。意味着今天的回家日即将告一段落。
霍一的心猛地沉了一下。一种强烈的不舍和…不甘心,瞬间涌了上来。她不想就这么离开。哪怕只是多待一会儿,再多一会儿。
还好,不算太晚。她听到自己的声音说,语气尽量轻松,我再坐一会儿吧?陪您喝杯茶?
叶正源似乎有些意外,看了她一眼。那目光带着一丝极淡的审视,但很快便化开了。她点了点头:也好。
保姆送来了沏好的茶。是霍一喜欢的龙井,温度恰到好处。
她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,中间隔着一个茶几的距离。电视开着,播放着新闻频道,声音调得很低,成了背景音里模糊的白噪音。
霍一捧着温暖的茶杯,指尖感受着瓷器的细腻温润。她小口地喝着茶,目光偶尔瞟向身边的叶正源。
叶正源坐姿依旧端正,但眉眼间似乎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。她看着电视屏幕,眼神专注,却又好像并没有真正在看内容。
霍一的心脏又开始不听话地加速跳动。
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:她知道吗?
她知道我为什么不想走吗?
她知道我坐在这里,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吗?
她几乎能闻到空气中那种潮湿的、黏腻的、属于欲望和挣扎的气息。
她觉得自己像个站在悬崖边的人,明知道再往前一步就是万劫不复,却还是被一种致命的吸引力诱惑着,想要试探那深渊的深度。
妈妈。她忽然开口,声音在安静的客厅里显得有些突兀。
叶正源转过头来看她,眼神带着询问。
霍一的心脏跳得厉害,几乎要撞破胸腔。她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:您…最近睡眠还好吗?我看您好像有点累。
话一出口,她就后悔了。这问题太过私人,太过逾越了那条无形的线。她不该问的。
叶正源沉默地看着她,目光深沉,仿佛在评估她这个问题的真正意图。那几秒钟的沉默,对霍一而言漫长得像一个世纪。
就在霍一几乎要承受不住那目光,想要移开视线的时候,叶正源却忽然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唇角,那甚至不能算是一个笑容,只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弧度。
还好。年纪大了,睡眠总是浅些。她的声音听起来似乎比平时更缓和一些,不用担心。
她没有生气。甚至…似乎还有一丝极淡的…受用?
霍一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一些,一种奇异的、带着负罪感的喜悦悄悄蔓延开来。她像是得到了某种默许,胆子又大了一点。
那…要不要试试我朋友推荐的一款香薰?
说是助眠效果很好,纯植物的,没什么副作用。
她试探着问,语气里带上了一点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、小心翼翼的讨好。
叶正源的目光再次落在她脸上,这一次,停留的时间更长了些。
霍一几乎能感觉到那目光的重量,像羽毛一样轻轻扫过她的皮肤,却带来一阵战栗。
你倒是操心起这些了。叶正源的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,但也没有拒绝,放着吧,有空我试试。
好。霍一点点头,心里那点隐秘的喜悦又扩大了一点。她仿佛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合理的、可以继续关心她、靠近她的借口。
之后,她们又断断续续地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。茶渐渐凉了。电视里的新闻也播报完毕,开始播放天气预报。
时间确实不早了。
霍一知道,她真的该走了。
她放下茶杯,站起身:妈妈,那我先回去了。
叶正源也站了起来,点了点头:路上小心。到了发个信息。
嗯。霍一应着,向门口走去。保姆已经拿着她的外套等在那里。
她穿上外套,手指有些不易察觉的发颤。她能感觉到叶正源的目光一直落在她背上,那种感觉如此清晰,几乎带着实质的温度。
在玄关换鞋的时候,她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。
叶正源还站在客厅中央,灯光在她身上投下淡淡的光晕。
她看着霍一,目光沉静依旧,却似乎比平时多了一点什么…霍一无法准确描述那是什么,像是某种极淡的留恋,又像是某种深藏的关切,或者,仅仅只是灯光造成的错觉。
妈妈,霍一听到自己鬼使神差般地又加了一句,您…照顾好自己。
叶正源微微颔首:你也是。
没有再多的话。
霍一转过身,推开门,走进了微凉的秋夜里。
司机早已发动了车子等在门口。她拉开车门坐进去,靠在椅背上,长长地、无声地吁出了一口气。仿佛刚刚结束一场漫长而耗神的跋涉。
车子缓缓驶离那栋小楼。
霍一忍不住透过车窗回望。
书房的灯还亮着,那个身影或许还在里面,或许已经离开。
但无论如何,那座沉默的雪山,依旧矗立在那里,遥远,清晰,是她永远无法真正逃离,也无法真正靠近的所在。
她拿出手机,屏幕亮起,映出她自己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。指尖在通讯录里那个置顶的名字上徘徊了许久,最终,也只是锁定了屏幕。
车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。只有引擎低沉的轰鸣,和她胸腔里,那颗依旧为远方那个人而剧烈跳动的、无法平息的心脏。
潮湿的渴望,黏腻的挣扎,无声的对话,以及那贯穿始终的、冰冷而温柔的凝视。这就是她和叶正源之间的一切,让她无力挣扎,又痛苦不堪。
3《昭夜行》(方线)
秋意渐浓,香山的红叶燃至最烈。
霍一坐在自己工作室的落地窗前,窗外是北京略显灰蒙却无比辽阔的天空。
她刚结束一个漫长的视频会议,内容是即将启动的《昭夜行》项目前期筹备。
这是一部投资巨大、备受瞩目的大女主古装剧,改编自她在七点网站上的小说,内容取材于中唐时期,融合了历任唐代公主的政治命运轨迹,虚构了一位昭阳公主,讲述她如何从少女时期的虚封宗室,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周旋,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,成为镇国公主,安西大都督,最终达成目的,却选择功成身退,扶持自己的女儿登上至尊之位。
为了尊重历史,也为了过审,霍一主动为女主角昭阳添加了一个现代女性穿越的环节,以此显示虚构,并未过多着墨。
电脑屏幕上还残留着会议成员的列表,投资方、平台代表、导演、核心制片团队……她的名字挂在显眼位置,头衔是原著作者 总编剧。
这个位置赋予了她极大的话语权,尤其是在演员选择上。
会议中,她再次明确且坚持地提出了女主角的唯一人选——方欣。
制片人在会议末尾打了个哈哈,语气带着商人的圆滑与试探:霍老师,方欣老师呢,演技和气质肯定是没得说,观众也有情怀在。
就是……现在市场上,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担纲绝对大女主的项目,风险确实需要考虑。
我们是不是也看看其他几位备选?
比如……
霍一没等他说完,手指在鼠标上轻轻一点,调出了一份她让团队提前准备好的数据分析报告,声音透过麦克风,平静却不容置疑:陈总,数据在这里。
方欣女士的国民认知度、经典角色滤镜、以及近期在网络话题上的怀旧热度,综合评估并不弱于任何一位当红流量。
所谓风险,源于制作方的不自信和定位模糊。
《昭夜行》的卖点不是少女怀春,是中年女性的权谋与史诗。
我们需要的是能压得住场、经得起特写、眼里有故事的女演员,而不是一张单薄的少女面孔。
这一点,在我决定做这个项目之初,就是核心定位。
她顿了顿,语气放缓,却更显分量:至于市场风险,我来承担。如果最终因选角问题导致项目不及预期,我的编剧酬劳可以相应调整。
这话一出,视频会议里安静了几秒。
谁都知道霍一不仅仅是编剧,她背后若隐若现的背景让她的承担二字重逾千斤。
制片人立刻笑了,语气变得无比顺畅:哎呦,霍老师您看您说的,咱们是一个团队,风险当然共担共担!
您的眼光我们绝对相信!
那就这么定,方欣老师!
我们这边立刻开始接洽,尽快把合同敲定!
会议在一种微妙的、被强势引导的和谐中结束。
霍一关掉视频,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,轻轻吐出一口气。
办公室里只剩下了空调低沉的运行声。
她并不喜欢动用这种隐形的威慑力,但效率至上,她厌恶在无关紧要的环节上反复拉扯。
对于方欣,她志在必得。
这不是一时冲动。就像她会议中所说,项目定位如此。但更深层的原因,只有她自己知道。
电脑旁边放着一个平板,屏幕保护程序是随机切换的老剧截图。
恰在此时,画面定格——是很多年前那部《我和僵尸有个约会》,画面上的女子,正是方欣饰演的瑶池圣母。
并非多么高清的画质,甚至带着年代感的模糊,但那双眼眸中的偏执与浓烈的情感,却穿透了时光,瞬间击中了正在放空的霍一。
她怔怔地看着那张脸,记忆被拉回了很多年前。
那时她大约十二三岁,叶正源公务繁忙,时常不在身边,小楼一带,因为过高的安保水平显得无比空旷寂静,霍一没什么朋友,和同学相交寥寥,每逢下学或节假,只整日躲在房间里,用电脑泛泛打些游戏,间或关闭窗口,打开影视播放,选港剧来看。
那年代,内地影视剧依旧以注重质量闻名,不可避免的深刻立意让还是少女的霍一倍感隔阂,对于利益人情,她在叶正源身边自小见得够多,近乎本能地反感,反而是港产片,激情过火,浪漫癫狂,偶尔用一些职场剧的轻快节奏和现代都市的寂寞感,吸引她的目光。
她记得,那部名为《永恒国度》的片子,大概不到四十集,出场的女性或艳丽,或清冷,总有一种香港女性的潇洒明快。
唯独方欣,临近大结局的时候,她饰演的瑶池圣母在屏幕正中,披着红袍缓缓转身。
那一瞬间,霍一感到呼吸微微一滞。
屏幕上的女人,并非少女的娇憨明媚,而是一种成熟的、近乎神性的悲悯与偏执交织的美。
她的面容在柔光下显得有些不真实,眼眸深邃,仿佛蕴藏着亘古的哀愁与浓烈到毁灭一切的爱恨。
她为爱痴狂,为恨偏执,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场盛大而凄美的神话。
那对于刚刚开始对同性产生模糊好感和憧憬的霍一而言,如同一道强光,猝不及防地照进了她幽暗的心室。
那种极致的情感张力,那种不顾一切的毁灭欲和占有欲,那种仿佛顷刻间死去,却追求永恒的绝望感…深深地击中了她。
霍一说不清那是一种怎样的吸引,是崇拜,是向往,还是某种更隐秘的、与情欲初萌相关的悸动。
她只是下意识地记住了那张脸,那个演员的名字。
此后多年,霍一关注着方欣的动向,看她从亚视过档TVB,看她演了无数个或妩媚或端庄或狠辣的女配角女主角,却似乎总是差那么一点运气,未能真正跻身一线。
她的美丽依旧,甚至随着岁月增添了更多风味,但机会似乎越来越少。
霍一偶尔会在一些怀旧向的港剧盘点里看到她的身影,心里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惋惜,还有那种…源自少女时代的、未曾褪色的特殊滤镜。
而关于瑶池圣母,关于那个最初的印象,也早已深植于霍一的审美体系深处,成为她衡量女性魅力的一个隐秘坐标。
选择她,有理性的市场分析,有项目契合度的考量,但最初的那一点火苗,源自于此。
一种近乎私心的,想要将记忆中的光影拉回现实,想要近距离观察、甚至……亲手重新塑造这份魅力的冲动。
手机嗡嗡震动起来,打断了她的思绪。来电显示是香港的号码,是《昭夜行》的港方合作制片人阿Kim。
霍老师,打扰了。
阿Kim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粤语口音,语速很快,同方欣小姐那边初步接触过了,她的经纪人好惊喜,反应非常积极。
方欣小姐本人好像也有点意外,特意问起系边位编剧老师如此看重她。
霍一的心跳不易察觉地漏跳了一拍,语气却依旧平淡:嗯。项目书和部分剧本初稿发过去了吗?
发过去了发过去了!
方小姐那边说会尽快看,睇来兴趣很大。
阿Kim的声音透着兴奋,不过霍老师,有件事……方小姐那边委婉地问,系唔系有机会在签约前,同您这位总编剧先沟通一下?
佢话想更深入了解下角色同剧本创作理念。
霍一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。
这要求合情合理,甚至显得对方很专业很认真。
但她的第一反应竟是……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。
像是要去见一个认识了很久、却从未谋面的、存在于虚幻光晕中的人。
可以。她听到自己冷静的声音回答,你安排时间。电话或者视频会议都可以。
好的好的!
我来协调!
阿Kim连连答应,对了,霍老师,方欣小姐听说您点名要她,好像真系好感动。
这几年找她的本子不多,更别说这种大制作绝对女主了。
我估佢心里肯定好多疑问同好奇。
知道了。霍一应道,敲定时间告诉我。
挂断电话,霍一发现自己的掌心有点湿濡。她走到窗边,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,试图平复那点突如其来的紊乱。
为什么紧张?她问自己。只是工作伙伴的一次前期沟通而已。方欣对她而言,是一个符号,一个审美对象,一个适合角色的演员。仅此而已。
但她无法忽略内心深处那点隐秘的、躁动的期待。
她想听到那个声音,不是电视机里经过后期处理的声音,而是真实的、带着呼吸声的,从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声音。
她想听听她如何解读角色,想看看她褪去瑶池圣母的光环后,本人又是何种模样。
几天后,沟通的时间定了下来。方欣那边似乎特意空出了时间,显得极为重视。
视频连接接通的前几秒,霍一罕见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,确保摄像头里的自己依旧是那副冷静专业的模样。
屏幕亮起,对方的身影清晰起来。
是在一个看起来像是家中书房的地方,背景是整排的书和些许绿植。
方欣穿着简单的米白色针织衫,黑长直发柔顺地披在肩头,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淡妆。
她看起来比荧幕上更瘦一些,五官精致,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,却更添风韵。
尤其是那双眼睛,依旧明亮,带着笑意和些许探究,直视着摄像头。
霍编剧,您好。
她开口,是那种霍一记忆中熟悉的、带着独特韵味的御姐音,但因为说着普通话,语速刻意放慢,咬字带着一点柔软的、生涩的味道,果然如资料中所说不太达标。
非常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,真的好意外,好惊喜。
但霍一听在耳朵里,心头却莫名一动,她维持着表面的镇定,点了点头:方小姐你好。
不必客气,选择你是基于对项目和角色的综合考量。
你看过项目书和部分剧本了?
她直接切入主题,不想让寒暄显得过于冗长。
看过了,反复看了好几遍。
方欣微微前倾身体,眼神变得专注,昭阳公主这个角色,真的好有魅力,也好复杂。
我好钟意。
只是……她顿了顿,似乎在斟酌词句,剧本里她的年龄设定,好像同我本人比较接近?
我记得原着小说里,公主登场时要更年轻些。
霍一心中一动。
她果然敏锐。
是的,做了调整。
我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,其阅历、心智和面临的困境,更能承载故事的力量。
少女的天真烂漫,并非这个项目的核心。
她回答得很快,理由充分,刻意忽略了自己那点私心——为了更贴合方欣现在的状态。
方欣闻言,眼睛明显亮了一下,那是一种被理解和认可的欣喜。
原来系咁。
霍编剧您说得对。
这个年纪的女人,故事先至更多。
她笑了笑,眼角泛起细密的纹路,却丝毫不减魅力,反而显得真实而生动,那我真的要更加努力,唔好辜负您的期待同改编。
接下来的沟通顺畅得出奇。
方欣显然做足了功课,对角色的理解颇有见地,甚至提出了几个关于人物小传细节的疑问。
霍一发现,她的确符合自己最初的预想,并非只是空有某种演技模式的TVB演员,对表演有自己的追求和思考。
过程中,方欣偶尔会因为思考而微微蹙眉,偶尔又会因为说到兴奋处而眉眼弯弯。
她的表情很生动,语气温柔而真诚,时不时会带出几句粤语感叹词,又慌忙用普通话补充说明。
霍一发现自己很难一直保持最初那种纯粹的、审视工作伙伴的心态。
她的目光会不自觉地在对方开合的双唇、细腻的脖颈线条上短暂停留。
霍编剧好像好了解香港以前的电视剧?
方欣忽然问道,语气像是随口闲聊,经纪人同我讲,您系内地好出名的小说家,好年轻,没想到会点我呢个‘老家伙’。
她自嘲地笑了笑,眼神却带着试探。
霍一的心轻轻一跳,面上不动声色:作品说话,年龄和地域不是问题。
方小姐过去的作品,很有厚度。
她巧妙地将了解归结于对作品的广泛观看,避开了私人化的倾向。
方欣笑了笑,没再追问,但那眼神仿佛洞悉了什么,又或许只是霍一的错觉。
通话结束前,方欣再次郑重道谢:霍编剧,真的好感谢您。
我会珍惜这次机会,尽全力做好。
她的目光透过屏幕,显得无比真诚,期待尽快进组,当面同您请教。
期待合作。霍一颔首,切断了视频。
画面暗下去,办公室里重新归于寂静。霍一却久久没有动弹,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对方那把放缓放软了的、带着独特腔调的普通话。
她不得不承认,方欣本人,比记忆里的影像和资料上的照片,更具吸引力。
那是一种经过岁月沉淀后的、混合着成熟风韵、专业态度以及恰到好处的……天真感?的复杂气质。
她表现得体、温柔,甚至偶尔流露出不符合她年龄的些许笨拙,但霍一能感觉到那温柔表面下的精明与坚韧。
一个在娱乐圈浮沉多年却并未真正沉没的女人,她如是想。
这次沟通,非但没有打消霍一那点隐秘的期待,反而像投入静湖的一颗石子,漾开了更深的涟漪。